分享本页到:
近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乡村健康员项目江西省总结交流会暨能力建设培训在赣州举行。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江西省项目实施情况,交流了工作经验,并对开展新项目点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培训。
项目执行单位江西妇儿基金会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项目在于都县和寻乌县已成功组建两支乡村健康员队伍。为900户家庭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对2700户家庭进行了健康随访,共计9177人次受益。两县通过设置“一县一名健康指导员,一乡一名健康督导员,一村一名乡村健康员”,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社会共建”的良好氛围。同时,乡村健康员依托“母亲健康快车”,将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健康筛查和医疗紧急救助等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交流会上,妇基会项目督导团队分享了江西省项目督导报告,于都县和寻乌县妇联负责人汇报了项目具体实施情况,两地健康指导员、督导员和乡村健康员代表交流了工作中的经验和感受。
于都县健康督导员王来娣介绍,通过动员乡村妇女小组长和巾帼志愿者协助开展项目宣传,采用召开户主会和上户走访等方式,了解村民的健康观念和需求;寻乌县乡村健康员孔令梅介绍,除了通过面对面交流和拉家常的方式进行宣讲外,还联动当地名人“山歌老王”编写了好听易记的健康歌曲,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村民传播健康知识。
现场还为新项目点的乡村健康员发放了健康服务包,并进行项目培训。
来自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和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乡村健康员能力建设、意外伤害与家庭急救、乡村健康员项目入门等内容进行授课,详细讲解了健康知识、乡村健康员的职责规范,有效提升了乡村健康员服务理念和专业素养。
乡村健康员项目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推动《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年)》和贯彻落实全国妇联“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部署要求的一项务实举措。该项目于2023年4月在江西省寻乌县和于都县启动试点,旨在通过培养村社健康骨干,开展健康建档、随访、互助、宣教等服务,引领妇女成为家庭健康的管理员,提升妇女健康素养,从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下一步,项目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优化各项健康服务举措,深化健康帮扶工作,持续提高妇女及家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打造农村家庭健康服务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