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水窖”承载着干旱地区贫困母亲的希望



2012-03-14

分享本页到:

 

“母亲水窖”承载着干旱地区贫困母亲的希望

——写在第20届“世界水日”和第25届“中国水周”

 

2012年3月12日,在第20届“世界水日”和第25届“中国水周”即将到来之际,以“治水兴水,时不我待”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马赛举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国英就“母亲水窖”公益项目在推动解决妇女饮水权、发展权等问题所作的重要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大家把目光聚集到了“母亲水窖”这一承载着中国西部贫困干旱地区母亲希望的公益项目。

自2000年至今的11年间,“母亲水窖”公益项目投入资金6亿多元,覆盖了以中国西部为主的24个省区市,建设“母亲水窖”13万多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400多处,解决了18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目前,正在大力推广母亲水窖“1+N”模式,即以“母亲水窖”为龙头,带动建设一个沼气池、一处卫生厕所、一个美化的庭院、一圈家禽家畜等。“母亲水窖”项目还得到了中国水利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水利部专门下发文件,规划了合作建设“母亲水窖”的工作方案,成为中国公益组织与政府部门合作的伟大创举。现在,“母亲水窖”已成为中国响亮的著名公益品牌,在全社会享有良好声誉。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项目的11年实践告诉我们,品牌是理念的积淀,需要经年累月的过程,需要对责任的担当,需要情感的付出,需要不拘泥传统的创新。

不妨回溯“母亲水窖”的11年历程。

2000年年底,“母亲水窖”慈善项目启动;这一年,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刚刚兴起。虽然汲取了这之前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但在最初阶段,利益驱动下的资本和产业大规模西移仍让国人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忧心忡忡,而处于边缘化状态的西部水资源建设问题被推向社会主流舞台,并由此诞生了“母亲水窖”公益项目。

从西部大开发的全局战略审视“母亲水窖”,这一命题的历史价值在于,警示人们密切关注西部的环境和资源保护、恢复和发展;其实践意义在于,赋予这一命题以关爱贫困母亲的人文内涵,并探寻出了一条见效快、扩展空间大的实施路线。“母亲水窖”成为西部大开发浪潮中一朵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浪花,成为人们心中值得信赖、更值得期待的品牌。从2001年到2005年间,“母亲水窖”项目被载入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和《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被评为中国女性十大新闻、荣获首届“中华慈善奖”的事实,证明了这一慈善品牌的公信力。

2005年之后,“母亲水窖”的内涵张力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明确提出,要全力配合政府安全饮水工程,不但要让缺水地区的贫困母亲饮上水,还要让他们饮上洁净水,把送水与其它帮扶工程整体推进、整村推进,做好以水致富的文章。自此,“母亲水窖从单纯的建设”家庭集雨水窖发展到以建设村为单位的小型集水工程,从解决用水困难的单一目标扩展到“1+N”综合扶贫模式。“母亲水窖”在探索中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品牌内涵不断累积、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同时,“母亲水窖”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央领导同志对“母亲水窖”给予充分肯定,称赞“母亲水窖这件事办得好!”中国水利部把对这一项目的扶持纳入了工作规划。同时,“母亲水窖”也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介绍“母亲水窖”公益项目的特色做法和经验体会。

2011年,“母亲水窖”再度升级,升级后的“母亲水窖”涉及到“校园安全饮水计划”、“节水灌溉计划”、“水安全环境治理计划”。至此,“母亲水窖”实现了从解决缺水到综合解决水卫生、水科学、水环境治理等水资源问题的跨越。历经11年淬炼后的嬗变,使“母亲水窖”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著名公益品牌。

“母亲水窖”11年的历程,既体现了顺势而为的发展规律,也饱含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勇于创新的不懈努力。11年来,妇基会不断加大对“母亲水窖”的宣传力度,精心设计和改善项目管理机制和实施流程,全部工作的目标指向是为了使这一项目在得到更广泛认可的基础上,募集到更多的善款,扩大扶贫规模,提高扶贫效果。正因为如此,“母亲水窖”的品牌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一慈善项目也显现出强劲的持续发展力。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维护妇女权益,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和
妇女事业发展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1-2023  cwdf.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9074002号-9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873号   网站构建:Blove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