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的种植专业合作社中,处处洋溢着喜气。王春梅是合作社的员工,在母亲创业循环金的支持下,她与合作社签订订单种植合同,还与丈夫一起承担起产品包装、发货装卸等工作。“夫妻档”并肩作战,让年家庭收入增加了3万元,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无数和王春梅一样勤劳的女性用巧手和智慧,不仅让脚下的农田焕发出勃勃生机,还因地制宜参与农文旅产业发展,共同谱写增收致富的赞歌。
合作社里稻米香
吉林省是全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这里有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壤以及适宜的温湿度,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共同孕育出了“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
2023年,@她创业计划——母亲创业循环金在吉林省实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用申请到的@她创业计划——母亲创业循环金,与当地农户签订水稻订单种植合同、提供优质种子并搭建育苗大棚,还邀请了来自长春的水稻种植专家,为妇女们带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稻米种植培训,提升她们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水稻丰产丰收,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的价格收购。同时与大型龙头品牌商超合作进驻,开拓线下、线上销售渠道,多管齐下确保优质绿色水稻的销路。成本有了托底、销路有了保证,妇女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种粮食的信心与干劲更足了。
土生土长的永吉人周丽萍在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的帮扶下,与合作社签订了订单种植合同,还和爱人一起承担了合作社订单农业管理工作,成为职业新农人。除了自有13亩地的稻田收入,还能拿到合作社的工资报酬,年收入增加了6万元,还被评为劳动先锋,心里乐开了花。她积极动员身边的困难姐妹劳动创收,带领大家进行除草、看水等田间管理工作,成为姐妹心中的创收带头人。
农业与旅游业双丰收
壮观美丽的吉林稻田,不光是“天下粮仓”,也成为了农业观光游的打卡点。在母亲创业循环金的支持下,和龙市光东村农文旅三产融合项目通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改建稻禾间文旅项目、升级粮食品牌包装设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尝试。项目还通过与中科院合作建设数码农场试验田,用很少的土地完成育种,培育出优质水稻种子,提供给农户种植,为丰收保驾护航。
此外,当地33名妇女分别被聘用为讲解员、村集体餐厅服务员、稻禾间童野乐园工作人员、民宿管理人员、光东海兰江御米种植与养护专业人员……她们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各自岗位的标准化技能培训,不仅解决了就业增收问题,还获得了技能提升与个人成长。
爱跳舞的朝鲜族村民罗顺与其他几名“舞友”组成了朝鲜族民俗舞蹈队,为游客表演朝鲜族舞蹈,实现了每人每年增收5000余元。“大家在一起跳舞,互相沟通,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
节假日里,光东村还会开展颇具特色的活动——妇女集市,村里的妇女们支起摊位,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农产品和特色美食,吸引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这不仅为她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经济独立的机会,也激发了她们对家乡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023—2024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得到平安普惠、联想控股、富农公益等爱心企业的支持,在吉林省投放450万元循环金,直接帮助188名妇女及其家庭就业增收,在项目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妇女正以自信的姿态、自立的精神、自强的意志,在广阔天地里奋力书写着增收致富的新篇章,彰显了女性在农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