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款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 南楼943
邮政编码:100005
2019年3月23-24日,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爱心网友代表和媒体代表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对“母亲水窖”项目进行探访。
有河吃水难
![]() |
清水河县,位于黄土高原最北端。这里平均海拔1373米,境内以山地最多,滩川地甚少。年均降雨410mm,年蒸发量2577.5mm,为降水量的6.3倍。尽管境内有黄河、清水河、浑河、杨家川等多条河流流经,却因地势高、水位低,使清水河县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缺水县。
清水河县曾流传着“家住深山沟,穷山烂石头,吃水贵如油,天天为水愁”的谚语。据说当年,谁家嫁闺女选择婆家时,还把旱井和水窖的多少作为一个衡量贫富的择偶标准。
![]() |
除少数河谷平川外,多数山区一向是人畜饮水困难。
2017-2018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落实蚂蚁金服公益爱心用户捐款88.91万元,在清水河县五良太乡阳坡村、北堡乡洞儿沟村建设集中供水工程2处,解决了327人和1491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 ![]() ![]() ![]() |
不仅使两个村的饮水水质、水量实现历史性的改变,而且使30%的劳力从往日挑水、拉水的繁重劳动中转移到发展生产中来,村民们利用供水工程发展部分庭院经济,解决了吃菜难的问题。
有了安全用水保障,群众医疗、卫生条件也随之有了明显改善,村子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群众安居乐业。
张大爷的“仪式感”
张巨珍大爷说自己不善言谈,但每个字每个词都说的那么精准,让听的人红了眼眶。因为挑水太远,要走到山下2公里的地方,夫妻两人下定决心,自己挖一口旱井。
大妈在井下装土,大爷用背篓拉出,近乎徒手挖出这近4米深的旱井。随着2013年地下水位下降,旱井也渐渐枯竭,只能借助于去外村买水。说到苦处,大爷抹了眼角……
![]() |
2017年,“母亲水窖”在阳坡村建成,大爷足不出户,自来水不仅能够完全覆盖日常所需,还在院外种了小菜园,自给自足。
![]() |
闲暇时,大爷还要来这口已经枯竭的旱井边坐坐,掀开压井的石板,往里头望一望,这慢慢变成他日常的一个仪式。
他说看着就想起以前的苦,更开心现在的甜。张大爷反复说到,感谢大家,现在’头轻’了(头轻是当地一种土话,大意是生活熬出来了,活的轻松了)。这也是我们最期盼“母亲水窖”带来的变化。
![]() |
![]() |
秦补英的二次创业
武俊丽,秦补英两口子是阳坡村最早开办养殖场的,厂房就建在自己院里,多的时候有250头牛。
2008年开始,村里水量开始不足,一般人家日常用水还好,牲畜需水量大,打了小井又打大井。
![]() |
勉强维持到2013年,只能外出买水了。一年收入大半都贴给了水费,买20次,一次20吨,一年花费一万多元,夫妻俩既心疼又无奈,无以为继,只得关了养殖场。
![]() |
2017年,“母亲水窖”落户阳坡村,种植灌溉,蓄养牲畜,都有了保证。不用出门拉水不说,一年水费花销还不到一千元,夫妇两人充满了干劲,重新养了200多只羊。武大姐说,你们给我们的不止是’水’啊!
![]() |
阳坡村过去人畜饮水是饮用村前筒井水,由于近年地下水位下降,筒井无法取水,只有以天然降水或者到附近浑河河道内取用河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每到雨季,河道内牲畜的粪便、杂草、耕地内的化肥等都随洪水流入河内,人畜饮水条件极为恶劣。
![]() |
2017年,“母亲水窖”项目在清水河县五良太乡阳坡村实施,爱心用户捐款44.91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9906.21元,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处,工程新打机电井1眼,井深170米,单井涌水量15吨/小时,建设100立方米蓄水池1座,管理房1间,泵房1间,铺设管道2780米,解决了32户,83口人,531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 |
洞儿沟村“劈”山开路
北堡乡洞儿沟村是市级贫困村,村民过去以筒井、水窖蓄积自然降水来解决吃水问题,每遇干旱年份,不得不到较远的地方取水。
2018年,“母亲水窖”来到洞儿沟村,工程新打机电井1眼,建设100立方米高位水池1座。建高位水池是工程的关键环节,水池最后选择建在山顶上,从山底的井房到高位水池,步行要20多分钟。
为了把石料运到山顶,村民们自发开路,车轨的痕迹记录了他们修建水窖的决心和毅力。
![]() |
![]() |
水井到高位水池的还不是最遥远的距离,将水从高位水池接到每户村民家里,是耗时耗料但必须到位的工序。管线要铺多长呢?铺设管道2950米。
79岁的村民张召栓,指着自家的方向说,过了那个山包就看见我们家了。由于她的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老人岁数大取水不方便,只能买水喝。现在用上了方便的自来水,老人高兴的说:“过去养儿为了防老,就是为了将来解决一口水喝,感激妇基会和爱心网友为我们送来了暖心水”。
![]() |
我们欣喜地看到“母亲水窖”给村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看到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村庄。窑沟乡黑矾沟行政村山跳峁村,缺水难题一直是横亘在村民脱贫路上的障碍。
杨大姐的凤凰花
杨大姐和秦大姐是邻居,但两家取水方式不大相同。秦大姐家里的旱井年久失修,井壁边沿裂缝渗水严重,当年花了近万元,新建再也负担不起,便开始租用别家水井,每年花掉近千元买水维持生计。
杨大姐则要往返四十分钟,去娘家修的一口旱井挑水,井里是积蓄的降水。空桶还好,装满水的时候足有80斤,虽然大部分时间,吃水不用再额外购买,但随着年纪越大,身体也渐渐吃不消。
![]() |
根据水利部门勘测,山跳峁村地下无含水层,而且周边也没有可用水源,解决村民吃水的问题只有新建集雨水窖。
![]() |
在杨大姐家的窗口有一盆黄色的小花,看我们围着拍照,大姐一直说,喜欢就折几只走啊,回家插着就能活。生活里的坚强和柔软是多有希望的力量啊。相信,未来她的窗口会摆满更多的花。
![]() |
爱心网友“无水挑战”
走过你走过的路,承担你肩上的重担。只是一天,只是一刻,空桶几十斤,两个注满水的要八十斤。秦大姐挑了50多年,膝盖留下隐疾,时不时火辣辣地疼。
![]() |
![]() |
![]() |
![]() |
水,本来是最最基本的需求,在这里却成为’昂贵’的奢侈品……
通过短短的接触,我们直接地感受到妇联同志工作的踏实,以及他们对这片土地和相亲父老的厚重情谊。我们也祝愿清水河县的母亲们幸福平安!
![]() |
也许未来某一天,往日清水河县迫不得已使用的筒井,作为清水河一段历史发展的见证,成为一项物质文化遗存。古老的清水河县焕发新的生机,无论是山川沟涧,还是风俗民情,都令人心驰神往。
收款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 南楼943
邮政编码:100005
户名: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帐户:3504 0188 0000 0874 1
开户行:光大银行北京宣武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 南楼943
乘坐地铁:1号线、5号线东单站下车东北口出,向东行200米路北
乘坐公交:1、52、99、120、126路北京站口东下车,向西行200米路北
捐助热线:010-6514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