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健康快车
China Women'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调 研 报 告
第一路:宁夏、内蒙
人 员: 李乐 杜力
时 间:2006年7月17日—23日
第二路:重庆、湖南
人 员:谭绍洪 张 文
时 间:2006年7月20—25日
第三路:卫生部妇幼保健司、国务院妇儿工委办
人 员:祝燕春
时 间:2006年7月20—21日
根据莫主席的重要指示,“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经过几次的研究和布署,决定首先针对课题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省份进行调研,为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方案取得第一手资料。为此,我们针对不同的调研对象制定了四个调研题纲,兵分三路,于2006年7月17日—25日,分别赴宁夏、内蒙、重庆、湖南、北京等地,深入到7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院、3所学校、5个省(区、市)妇联及妇儿工委、卫生部妇幼保健司等单位,围绕着贫困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孕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和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及防治情况和“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的执行情况为主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座谈调查,通过调研还了解到贫困地区老百姓对医疗健康的迫切需求和当地医疗单位对基本医疗设施的改善要求,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两纲”已被纳入政府工作中,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注重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四地妇女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实施2001-2010年“两纲”时间过半,总体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四地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普遍达标,很少一部分边远贫困地区的住院分娩率还在当地的目标值以下;新生儿死亡率普遍控制在9‰左右(达标情况不乐观);“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在重庆(3辆)和内蒙(12辆)先后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帮助提高当地贫困妇女的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1、领导重视,政府加大妇幼宣传力度和专项资金投入。
各地政府相应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的宣传和补助工作,这为确保“两纲”达标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开辟专题节目、栏目、公益广告、书写大幅标语、制作发放宣传单页资料、组织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住院分娩的认识,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接受住院分娩的自觉性。为实施“降消”项目,卫生系统普遍在当地实施“两免一补”(免住院费和门诊费,补营养品)政策,给接收孕产妇的医院按住院孕产妇每人180元的补助,这样大大提高了住院分娩率。例如:2005年,湖南省妇幼经费总投入8200万元;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全市2005年妇幼经费348万元,比2000年增长220.2万元。但总体来说,妇幼经费还是远远低于其他经费的投入。
2、妇女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为实现《两纲》提出的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目标,各级政府和各级卫生部门都加大了孕产妇和儿童医疗保健康服务工作力度。从总的情况来看,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综合指标逐年上升。
婴儿和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2005年,宁夏石嘴山市婴儿死亡率由2004年11.‰下降到7.5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4年的13.8‰下降到9.53‰;湖南省婴儿死亡率由2000年的23.7‰下降到12.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0年的28.1‰下降到15.51‰,都提前完成了《纲要》要求的目标。
妇女的生殖保健服务得到改善。有研究证明,产妇非住院分娩死亡率比住院分娩死亡的危险性高5—6倍。因此,提高住院分娩率对保护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重要,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据了解,2005年,内蒙孕产妇住分娩率达到85.5%,比1995年提高61.7个百分点;湖南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00年的70.14%提高到86.73%,均控制在当地《纲要》目标要求以上。与此相关,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新法接生率都有较大的提高
3、“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实施有力,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
在贫困边远山区和农牧区,因交通不便,用摩托车带孕产妇到医院分娩是常事,但是这样使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难以得到保证。为了使“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富有实效性,重庆西南医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妇儿工委牵头,分别针对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咨询、宣传、义诊公益活动,为帮助提高当地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妇科病发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作出了重要努力,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他们一致认为,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边远贫困地区做了一件大好事,有了流动医疗车,游牧民的看病、孕产妇的分娩就不用愁了。
二、存在问题与困难
四地妇幼卫生工作虽然取得可喜进步,但由于受地理、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1、婚检率下降,出生缺陷率上升。
自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条例》实施,确定婚检不再是结婚登记的必备条件后,婚前医学检查率普遍急剧下降。2005年,湖南省婚前医学检查率仅0.96%,比2000年下降了52.97个百分点。其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已从2001年的9‰上升到2003年的12.43‰。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湖南一年诞生近8000名缺陷婴儿,这些婴儿出现了多指、传染性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缺陷,给婴儿所在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最主要的原因是结婚对象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对婚前医学检查的意义认识不足,造成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呈增高态势。
2、健康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农村妇女健康知识贫乏,妇幼保健单位受经济条件限制,开展宣传不广泛,制作宣传材料不够,致使农村妇女自我健康的保护意识不强。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直接受到影响;妇女妇科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牧区,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及语言障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牧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3、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堪忧。
市、县级妇幼保健院(所)普遍存在着医疗设施简陋、陈旧等现象,制约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孕产妇产前诊断及妇科疾病的防治等项目的开展;没有培训经费,医务人员知识更新受到约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4、妇女患妇科疾病的比较普遍。
由于健康意识的淡泊、卫生条件的恶劣和经济困难,妇科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多,患病的年龄趋向年轻,85%左右的农村妇女均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较普遍的疾病种类主要有:阴道炎、宫颈炎症、子宫肌瘤、乳腺疾病等。疾病导致经济滞后,落后的经济导致无法陪养本土的人才,从而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在内蒙,由于当地牧民居住分散,信息闭塞,交通非常不便,给牧民了解健康知识和妇女看病及分娩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5、打击非法接生,刻不容缓。
重庆市孕产妇死亡率一直居高难下,2004年死亡率已达到84.03/10万,高居全国第6位。其主要原因是:在农村落后的生育观念、愚昧的传统意识以及交通、经济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重庆市非法接生在一些农村地区滋生着。特别是超计划生育者为逃避处罚,采取“躲生”对策,拒绝正常渠道的生育服务,该类人群已成为我市农村孕产妇死亡的重点人群。
6、地方病仍然存在。
由于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地方病仍然存在,如宁夏边远地区有罗圈腿、高氟症、皮肤病、骨骼病等;内蒙边远地区,由于水中含氟和砷的原因,有皮肤癌和砷中毒现象,这些都严重侵扰着病患者的生活。
三、调研体会
1、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进行婚前医学检查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第一道防线。要提高婚检率,必须加大婚前医学检查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婚前医学检查的自觉性。要在全省范围内加大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知识的宣传力度,在保证财政补偿落实的前提下,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2、贫困地区当前健康需求最迫切的是妇科疾病和婴幼儿缺陷。针对这一需求,建议“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从宣传、普查的角度入手,真正把健康意识和实惠带给百姓。
3、通过此次调研,了解到各级政府对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工作都已经纳入政府考核,我们认为妇联的公益组织应该在孕产妇住院分娩,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工作中起到宣传、倡导、推动的作用。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9层 邮编:100730电话:010-65237721 65103487
Email:mqjkkc@126.com
© 2009-2020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京ICP备09074002号-1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9层
邮编:100730
Email:mqjkkc@126.com
Copyright(c)2012 www.mqjkkc.com All Right Reserved